為什麼要做腸胃鏡? | 台北肝膽胃腸科,中和肝膽胃腸科,台北腸胃鏡檢查,萬華肝膽腸胃科
早期發現,守護腸胃健康
為什麼需要做腸胃鏡?
胃腸鏡是檢查消化道最直接、準確的方式,能夠早期發現胃炎、胃潰瘍、瘜肉、胃癌、大腸癌等疾病,並可在檢查過程中同時進行止血、切除瘜肉或活檢等治療。
腸胃鏡有哪些種類?
♦ 胃鏡(上消化道內視鏡)
檢查範圍: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
常見用途:胃痛、胃食道逆流、胃出血、貧血、吞嚥困難等檢查
♦ 大腸鏡(下消化道內視鏡)
檢查範圍:直腸到盲腸(全大腸)
常見用途:血便、排便習慣改變、腹脹、家族性腸癌史、瘜肉追蹤等
誰應該接受腸胃鏡檢查?
✔️ 有慢性腹痛、脹氣、消化不良、吞嚥困難
✔️ 有血便、糞便潛血陽性
✔️ 排便習慣改變(便祕或腹瀉持續超過 2 週)
✔️ 有體重減輕、食慾下降或不明原因貧血
✔️ 有家族性腸癌、大腸瘜肉病史
✔️ 年滿 50歲以上者建議定期做大腸鏡檢查
檢查前的準備
胃鏡 : (健保檢查、自費檢查)
- 檢查前需空腹6~8小時
- 檢查當天請勿吃早餐、勿喝牛奶或豆漿(可少量白開水)
大腸鏡:(健保檢查、自費檢查)
- 檢查前需清腸,依醫囑服用瀉藥或灌腸
- 前一天開始進食低渣流質飲食(避免菜渣、果粒)
- 遵守指示喝足夠的清腸藥水,直到排出清水樣便為止
♦ 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、糖尿病藥物,請事先告知醫師
檢查過程會痛嗎?
✅ 多數胃鏡/大腸鏡可選擇鎮靜麻醉(俗稱「無痛腸胃鏡」),過程會在睡眠狀態中進行,檢查完幾乎無不適感。
✅ 無痛方式需親友陪同,檢查當日不建議自行開車或騎車離開。
常見併發症(極少數)
-
腸胃鏡為安全性高的檢查,但仍有極低機率出現:
♦ 咽喉不適、腹脹、輕微出血
♦ 極少數會有穿孔、出血或麻醉反應(約萬分之一以下) - 檢查後多久可恢復正常生活?
-
✅ 若無施行切除或手術,當天即可正常進食、作息(麻醉恢復後)
✅ 若有瘜肉切除,需依醫囑休息、避免生冷刺激、觀察有無黑便或血便
若您有腸胃不適、曾有瘜肉或家族癌症病史,歡迎預約腸胃鏡檢查,由專業醫師為您詳細評估!